产物描述
纤薄? 便携? 友好的隔振平台
在众多对振动敏感的科研和工业场景中,Minus K 的 CT-2 纤薄低高度桌面隔振平台脱颖而出,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出色的性能,为精密仪器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
CT-2 采用 Minus K突破性技术,这使其成为一款完全被动式的机械隔振器。与全尺寸空气隔振台相比,它无需空气或电力供应就能运行,使用起来便捷,不受能源供应条件的限制,而且隔振效果比传统空气隔振台好 10 — 100 倍。
基础信息
CT-2 隔振平台重约 16 kg,轻巧便捷。外观尺寸为 457 mm 宽 × 508 mm 深 × 68.6 mm 高,整体较为轻薄,不会占据过多的桌面空间,能灵活放置于各类工作台上。其拥有多种型号,可适配不同重量的仪器设备。
产物特性
CT-2 是 CT-1 的升级版本,相比之下,它在水平性能上表现优异,并且为较重的仪器提供了更广泛的负载范围选择。同时,它具有轻薄、便于携带等特质,在保障卓越隔振性能的同时,兼顾了便携性和易用性,为科研人员和工业生产者带来了便利。
隔振性能
垂直方向上,其固有频率在整个负载范围内都可调节至 0.5 Hz,能有效抑制垂直方向的振动干扰。下方的垂直性能曲线能直观地展示其在 0.5 Hz 时的优异隔振效果。水平方向上,CT-2 的固有频率与负载重量相关,在负载接近上限时可实现约 1.5 Hz 的水平频率,当负载较小时,水平频率会相应升高,但即便如此,其水平隔振性能仍远超普通空气隔振台。
负刚度隔振平台工作原理
————?MinusK?在低频隔振领域的创造性技术—负刚度隔振系统
线性隔振理论表明,只有当激励频率大于√2倍隔振器固有频率时,系统才有隔振效果。若需要具有高承载能力则需要隔振器具有较高刚度,然而高刚度会导致较高的固有频率。高承载能力和低固有频率之间的矛盾成为被动隔振技术发展的瓶颈。 高静低动刚度特性的隔振器具有随压缩量变化的刚度,在零负载时,隔振器具高承载刚度以确保高承载能力和小静位移,当负载压缩隔振器至静平衡位置时,隔振器动刚度大幅降低,因此该类隔振器兼顾高承载能力和低固有频率,有效解决了被动隔振的瓶颈问题。准零刚度隔振器即为一类非常有代表性的具有高静低动刚度特性的隔振器。
负刚度隔振平台基于负刚度结构,结合弹簧、梁柱等构成准零刚度隔振器。具有结构紧凑,垂直以及水平方向固有频率(0.5 Hz)较低,高承载刚度等特点。本身为被动隔振系统,不需要电源,气源,无需后续维护,使用十分方便。
负刚度隔振平台在结构上由3个隔振器垂直堆迭组成,由高到低依次是倾斜隔振器,水平隔振器,垂直隔振器。倾斜隔振器为一块橡胶可倾瓦,水平以及垂直隔振器则分别由梁柱和弹簧结合负刚度结构组成。
垂直隔振器如图所示,包含一个垂直放置的常规弹簧,以及两片水平放置的片弹簧。片弹簧内部和常规弹簧连接,外部固定并施加压力P。 施加负载W之后,弹簧被压缩至工作高度。隔振器的刚度为K=KS-KN,其中KS为弹簧刚度,KN为负刚度的大小,由柔性铰链和压力P决定。当弹簧支撑重量W时,隔振器的刚度趋近于零,构成准零刚度隔振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水平隔振器由两个支杆组成,类似于两个被负载轴向加力的底端固定顶端铰接的梁柱,当未加负载时,梁柱具有水平刚度Ks,当增加负载时候,侧弯刚度由于梁柱效应而减小。这相当于一个水平方向的弹簧和负刚度系统的组合,总的刚度为K=Ks-Kn,Kn由梁柱效应决定。通过对梁柱施加载荷使其接近临界压曲荷载,可以使水平刚度趋近于零,同样可以构成准零刚度隔振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下图为负刚度隔振平台的结构图,合并了垂直以及水平方向的隔振器,一块橡胶可倾瓦作为倾斜隔振器。 垂直刚度调节螺钉用于调节负刚度结构中片弹簧上的压力,从而改变垂直刚度。垂直负载调节螺通过升降支撑弹簧的底座来调整不同的重量负载,以保持片弹簧处于笔直、不弯曲的工作位置。以上特点可以使单隔振器工作,并在多隔离器系统中实现自动调平。
? ? ? ? ? ? ? ? ? ? ? ? ? ? ? ?
?? ? ?
振动传递曲线
基于现场测试以及客户的评估,MinusK的隔振平台可以实现0.5 Hz的固有频率,相较于市场上的高性能空气隔振平台,在不同的振动频率下,隔振性能可以提高100倍。对主动隔振平台,也具有明显的优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